云計算到來,IT部門還有多少事可做 |
發(fā)布時間: 2012/8/1 9:25:12 |
云計算的好處 云計算存在于虛擬化、標準化和自動化三要素基礎上,因此用戶在使用云計算時將體會到極大的便利,也將有望迎來顯著的成本下降。比如能降低基礎設施、人力、硬件的投入。IBM說,他們能在基礎設施、人力投入、硬件3方面降低共83.3%的成本(實際上,我猜測這是對于一個非常糟糕的原有IT結構而言) 埃森哲對云計算有一句非常精準的描述:“云計算就是敏捷”。我非常同意這個說法,云計算的常見好處有: 1、快速啟動:速度是云計算的另一個好處。還是IBM稱,通過運用IBM CloudBurst,新建一個系統(tǒng)只需20分鐘,而傳統(tǒng)流程則需要差不多5天 2、初始投入低: 包括基礎設施、人員、資產(chǎn)。成熟企業(yè)會花費70%的預算在IT運營和使用上,但是新公司則會花70%在新的投資和開發(fā)上,所以云計算會極大節(jié)約初創(chuàng)公司(中小公司)在實施標準化時的成本和時間 3、更易擴展,高伸縮性 4、容易回收 云計算下會增長的費用 云計算帶來成本節(jié)約的同時,也會有一些費用增長。比如許可證費用、過渡成本、新開發(fā)。 1、許可證費用 在傳統(tǒng)許可證收買體系下,由于知識產(chǎn)權保護的力度問題,實際上大部分中國用戶并不需要支付更高的許可證費用。以印度尼西亞為例,他們人口不到中國的五分之一,但微軟在印度尼西亞的許可證收入?yún)s要比中國多。 云計算環(huán)境下,許可證則是按需收費,不同使用量所需費用不同,且不再單獨在客戶端安裝,每個使用者都需通過許可證才能接入到云,因而實際上,采用云計算,會使許可證費用升高。(正是因為這樣,軟件商們才會大力鼓吹云計算的好處,我認為這只是他們鼓動你轉移到云計算的一個策略而已。) 2、過渡成本 雖然你需要承擔轉移到云計算的過渡成本,但這只是一次性的。 3、新開發(fā)。云計算下你仍需要進行新開發(fā)投入,當然你可以將采用云計算節(jié)省的費用投入到更多的新開發(fā)上。 防患云計算風險 另一方面,在遷移至云計算時,你需要注意一些防患風險的措施,比如: a)為了安全,如果可能,建立私有云 b)重點考慮數(shù)據(jù)回收時間 c)不要被單一服務商綁架(需使用獨立顧問) ……. 云計算普及時間表 關于中國市場上云計算的普及時間,業(yè)界一般認為是2015、2016年,一般是大企業(yè)會先建立私有云,環(huán)境成熟時才會有更多轉入到云計算環(huán)境。 我認為不僅是中國,包括整個亞洲,云計算的普及都會分步驟進行,首先是中小企業(yè)為了便利開始采用,然后是一些領先的跨國性質公司大概會在5年左右時間開始大規(guī)模采用,最后才是所有人都應用上。 云計算對IT部門及IT服務商的影響 不管真正普及的時間是怎樣,總體上來說云計算看起來已經(jīng)勢不可擋,那么企業(yè)的IT部門或傳統(tǒng)IT服務商的命運會如何呢? 從計算機系統(tǒng)發(fā)展歷史來看,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,胖客戶端和瘦客戶端總在交替著各領風騷,那下一個會是什么時代?個人認為,并沒有特別的時代,而是一個所謂的混合時代。而且更為重要的是,不管在哪種情況下,工作環(huán)境不會消失(在云計算環(huán)境下,應用和網(wǎng)絡方面的知識對于IT部門或服務商而言會更加重要。) 此外,將來的工作環(huán)境將無所不在,不僅在桌面,客戶現(xiàn)場、賓館、酒店、機場,甚至大街上都可以成為未來員工的辦公地點。 所以,雖然云計算到來后,大部分服務器、存儲、網(wǎng)絡及應用,會被云計算服務商接管,但桌面端的小型服務器、打印、掃描、路由等應用仍將存在在辦公室,且還有很多的移動終端支持,以及軟件本地化、辦公環(huán)境中小范圍的許可證管理和部分核心應用支持等,仍將留給企業(yè)IT部門或傳統(tǒng)IT運營服務商。 我們將云計算無法覆蓋的這些部分統(tǒng)稱為工作環(huán)境管理(WPM),云計算的到來,并不會讓企業(yè)IT部門或相關傳統(tǒng)運營服務商無事可做,它們的陣地將會是在WPM。 本文出自:億恩科技【www.23lll.com】 |